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易中天百家讲坛) 剧情:第一部实话孔子: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讲述了儒家创始人孔子
..+展开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易中天百家讲坛)》剧情介绍:第一部实话孔子: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讲述了儒家创始人孔子的出身、为人、治学及处世态度,由此使观众认识孔子是何许人。评价孔子思想的伟大价值,并分析了培养一个优秀的领导的重要意义,讲解先秦时期孔子的君子做官之道,孔子周游各国宣传自己思想的经过,以及孔子的政治思想。孔子是最守礼的一个人,他一辈子维护的就是礼,他一举一动都不越礼的雷池一步。甚至在对自己后事的安排上,他也遵守礼的约束。但同时孔子又是一个性情中人,经历人生的悲欢离合,他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最后孔子七十三岁那年离开了人世。
第二部儒墨之争:讲述孔孟之别:孔子宽厚谦和孟子刚直不阿。孟墨之别:墨行侠孟仗义。孔子、墨子、孟子思想的异同及对当时社会的作用。
第三部儒道之争:儒家和道家之争,在于儒家主张有为,而道家主张无为,一个“无”字划清了儒道两家的界限。在道家学派中,虽然老子和庄子都主张无为,但是老子和庄子并不是一个“道”。尽管后人并称他们为“老庄学派”,但两人还是有本质的区别。
第四部儒法之争:儒、墨、道三家激烈争论都主张回到过去。法家主张面对未来,他们的代表人物商鞅与韩非。法家的思想是用献血实现的。商鞅的功绩就是两次轰轰烈烈的变法,但是触及到了贵族的利益,被杀了。韩非由于秦始皇的多疑,也被杀了。其他三家献出来的是救世的药,而法家是杀人的刀,而刀是会伤己的。
第五部前因后果:易中天以儒家为线索贯穿《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我这里并没有尊孔之意,更没想过要独尊儒术,最后的结论反而是要反对‘独尊一家’。”
第六部继往开来:易中天以儒家为线索贯穿《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我这里并没有尊孔之意,更没想过要独尊儒术,最后的结论反而是要反对‘独尊一家’。”
主讲:易中天
著名作家、学者,历史学家,社会问题专家,公共知识份子。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研究,著有《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著作。撰写出版了“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 《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品人录》。易中天先生对当代人影响最大的便是《品三国》,他以独特的见解和思维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个不同于过去观念上的人物,摆脱了人们传统平庸的认识。他最大的魅力不仅在于此;他新颖的见解在学术界乃至当今不同年龄群体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周莲琴女士称他是一位真实客观生动反映历史的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