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图在线 首页 | 交友 | 影视 | 影吧 登录 | 注册
首页  心情日记  相册  影片点评7  影片关注8  好友列表1  最近访客54  网址收藏  留言板1014
加为好友
发送留言
头像 
相册 0
人气:872
会员名: td123  VIP
Lv09.护国法师 (73521)
昵 称: 天地无用 (男)

 影视标签(7)
10
迅电流光
影评(3)
人气(14%)

一部励志片。比较清淡口味的。
8.925
黑衣女人
影评(7)
人气(27%)
非常好看
作为一部恐怖片来说不错了,主角眼神配合阴沉沉的环境给这部影片的恐怖增加了不少氛围,看来哈利波特的扮演者丹尼尔·雷德克里夫迈出了新的一步,小伙子钱途无限哦...
7.75
CCTV12天网栏目
影评(10)
人气(100%)
非常好看
可以学习点法律知识和社会常识。

 最近发贴(830)
·《星星》今晚大结局 是否“大团圆”惹人关注  发布于:2014-2-27 9:14
·《泰迪熊2》开拍 麦克法兰不再主持奥斯卡  发布于:2014-2-27 9:12
·剧版《钢的琴》首播 汪洋接棒师姐秦海璐挑大梁  发布于:2014-2-25 9:29
·《放手爱》即将上映 全球“示爱”活动引关注  发布于:2014-2-25 9:28
·《江南四大才子》浙江将播 刘恺威杨幂遭遇情变  发布于:2014-2-21 9:30
更多>>
影吧首页 >> 电影专题吧 >> 阅读1989 +100经验值 回复 发贴
(转载)那些让人难忘的好电影  发布12-1-16 10:15


搏击俱乐部
   ——庄生晓梦迷蝴蝶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在花丛中穿梭,当他从睡梦中醒来的时候,他迷惑到底是庄生在梦中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在梦中变成了庄周。
   这是一个关于本体世界的疑问,只有在半睡半醒的迷茫中才能体会到的境界。这个问题的终极表述是:我到底是谁?
   几千年后,在地球另一边的美国人拍了一部《搏击俱乐部》,讲述了一个失眠者的故事,一个美国版庄生梦蝶的寓言故事。
   在《搏击俱乐部》当中,同样存在着庄生、蝴蝶和梦,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
   庄生,也就是故事的主角是一个有意被模糊了的角色,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让你记住故事,而忘记那个人物,更进而让你把自己放到主角的位置来看待这个故事,为了叙述方便,只好把主角称作“聪明人”(这是主角在发现公寓被炸后和泰勒德顿的电话中,泰勒德顿对主角的称呼)患有严重的失眠。关于失眠,聪明人有过这样的描述:“患了失眠,好像一切都是虚幻的;从来没睡着过,也从来没清醒过;事情变成了对重复的重复;在外太空探险中你会遇到IBM星球、微软银河系和星巴克星球;如果你在另一个时间、另一个地方醒来,那你是不是就变成另外一个人了?”
   蝴蝶——泰勒德顿就诞生于聪明人半睡半醒之间。
  剩下的就是一个梦了。在这部电影中,梦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出现,它并不产生于聪明人的睡眠中,而是相反,在聪明人的失眠中茁壮成长了起来。
   失眠是整个故事的基础。失眠在这个故事里不仅是个隐喻,还有着现实的作用,在分不清现实与虚幻的情况下,聪明人产生了人格分裂,就正如庄生和梦中的蝴蝶。在这两个人格中,一个是聪明人、另外一个是泰勒德顿。如果聪明人的失眠不是严重到已经分不清楚现实与虚幻的地步,那么整个故事就没办法继续下去。
   在电影里,聪明人与泰勒德顿订下了一个君子契约,那就是:聪明人不能和玛拉辛格或任何人谈论起关于泰勒德顿和那所房子正在发生的事情,否则双方就绝交。如果从梦的角度来看这个契约。聪明人与泰勒的交流实际上是一个人同梦中的自己交流的过程,而这个契约则是夹在两者中的那张窗户纸,如果这张纸破了,梦的独立人格——泰勒就会与现实中的人格——聪明人发生对撞,从而导致一方被消灭,也就是泰勒所说的“绝交”。这体现了梦与现实的不兼容性。
   这个契约在另一种语境下有着另外一种表达方式,那就是:搏击俱乐部的第一条规则就是不许谈论搏击俱乐部、第二条规则是不许谈论搏击俱乐部、第三条规则还是不许谈论搏击俱乐部。这个契约是保证《搏击俱乐部》可以和现实社会短暂共存的基础,正如第一个契约一样,这个“不许谈论”规则一旦被破坏,搏击俱乐部也就失去了和现实妥协的可能。但正如泰勒所说,搏击俱乐部的人越来越多说明这个规则没有被很好的贯彻,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搏击俱乐部与现实社会的碰撞是不可避免的。反过来说,这也说明聪明人与泰勒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终归是要爆发的。
   作为现实中的人格,聪明人是典型的小资:单薄、怯懦、干净整洁、遵守规则、爱好购买各种各样的家具来装饰自己的房间、在遇到陌生人的时候保持着礼貌和适当的距离、明明喜欢玛拉却有意回避;可以说,这是当下生活在大都会里的人们代表性的状态。而作为梦境人格的泰勒则完全相反:强壮、粗野、不修边幅、视规则为无物、住在垃圾堆一样的地方、表白方式粗野又直截了当、和玛拉更是搞的天翻地覆。两个人格是如此的不同,以至于在故事的前半段,很难让人想到这两个不同的人格形象来自于同一个躯体。
   迷
   在庄生晓梦的故事里,最吸引人的地方莫过于一个迷字,生命的本体在庄生和蝴蝶之间彷徨徘徊,迷茫于自己到底该归于哪一个阵营,为了争夺战利品,最后庄生不得不大战蝴蝶。
   在《搏击俱乐部》中,迷茫有三种,一是人生的迷茫,二是人性的迷茫,三是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的迷茫。
   先来说人生的迷茫。
   每个人小的时候都有自己的梦想,梦想着长大了能够成为这样或那样的人,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梦想逐渐发生变化。人的需求也不断发生改变。人们在追寻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对自己的行为和自己的目标进行修正,这种修正的结果到了最后往往使最初的目标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人们往往将自己迷失在了前进的道路中。这多少有点歧路亡羊的意思。更难怪古人要哀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在电影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泰勒用枪指着脑袋跪在地上的亚裔人雷蒙凯艾索,他有着一张过期的社区大学的学生证。
   泰勒:“你在那学些什么?”
   雷蒙:“一些课程”。
   泰勒:“什么样的课程,期中考试难吗?”
   雷蒙:“我不知道”。
   泰勒:“我问你学的是什么?”
   雷蒙:“大多都是与生物有关的课程。”
   泰勒:“为什么?为什么要学这些课程?”
   雷蒙:“我不知道。”
   泰勒:“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再问一遍,你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雷蒙:“兽医。”
   泰勒:“那表示你要念很多的书?”
   雷蒙:“是的,很多很多的书。”
   泰勒:“那么你情愿死掉吗?跪着死在便利店的后门?”
   然后泰勒拿走了雷蒙的驾照并且说:“要是你在6个星期内没成为兽医,你就死定了。”
   看着雷蒙逃走的背影,泰勒对聪明人说:“你能想象他的感受吗?明天会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一天,他的早餐会比你我吃过的任何一顿味道都好。”
  注意,雷蒙的钱包里有一张过了期的学生证。过期意味着这张学生证已经作废了,而保存着作废了的学生证则证明在这个雷蒙的心里一直期望自己有一天能够完成在大学里的学业。
   可以想象,作为一个有理想的底层移民,雷蒙不得不一边打工一边学习,因为生活的压力很繁重,他不得不努力的工作,以至于在深夜里还在打工,生存变成了第一要务,而他真正想要成为兽医的梦想则被淹没。而泰勒所说:“明天会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一天,他的早餐会比你我吃过的任何一顿味道都好。”劫后余生的雷蒙一定会认真思考什么对于自己才是最重要的,雷蒙接下来要做的一定是对于他自己而言最重要、最有意义的事情,而只有那些经历过死亡威胁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平凡一天的可爱与可贵。
  我相信,雷蒙一定会在6个星期内成为一名优秀的兽医的。
再来说说人性的迷茫。
   人类每向文明、社会化迈出一步,就离人的自然属性更远。但是不管人们能走多远,这种自然属性,或者说兽性始终根植于人类本身,随着人类的进化,这种兽性被掩盖起来,但是始终存在。
   人们不能漫山遍野的跑去狩猎,所以有了体育运动,那些最受人欢迎的体育运动,归根到底不外乎两个或者更多的人追逐一个运动的目标,人类在这种新形式的狩猎运动中获得满足。
   再进一步,如聪明人所说:和别人一样,我也是个迷上了家居装潢的人(在英文台词里用的是‘HAD BECOME A SLAVE TO’);以前我们看色情图片寻找刺激,现在则是看产品目录”。
   在所谓文明的重压之下,人类连最基本的性欲都快被消磨殆尽。
   物极必反,来看鲍勃——一个长了大咪咪的男人。鲍勃之所以长了硕大的乳房,是因为为了追逐物质利益而违背了自然原则给自己注射违禁药物,这种行为的后果就是鲍勃切除了睾丸、而最后有了一对女人的大咪咪。在鲍勃的身上,我们很容易找到迷失的感觉:他本来是健美先生,现在却有了一对女人的大咪咪。
   最后说说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的迷茫。
   在聪明人查看事故车辆的时候,旁边的工作人员是这样介绍的:“那个婴儿就是从挡风玻璃这地方被甩出来的,有个孩子的牙套留在后座的烟灰缸上,这个画面可以用作戒烟广告;车子撞击时,人都还在车内(车里的人是被活活烧死的);这家的父亲必定很胖,你看座位上,脂肪燃烧后留下了大量的油渍,(这油渍的形状)很有现代艺术感”。
   聪明人这样描述自己的工作:“我是一名汽车召回协调员,我的工作就是使用公式,比如将事故车辆的生产数量命名为A、乘以故障率B、再乘以官司需要的费用C,得到X,如果X的数值小于召回车辆所需的费用,我们就不召回这种车型。”
   工作人员的描述,在冷酷中带着对生命的漠视。在整个描述过程中,这几个工作人员没有流露出任何对于遇难者所遭受痛苦的哀悼、同情或者是怜悯的意思,相反,他们的描述近乎调侃。而聪明人的自诉则更冷酷无情。汽车相对于人来说,本来是作为一个客体存在的,也就是说,汽车是为了满足人们安全快捷的把自己或者他人运送到某处这个目的而存在的,但是在上述这些人的眼里,人的主体性已经消失殆尽,反而沦为客体。人的生命在汽车公司的账目上变成了冷冰冰的数字。人的痛苦根本不在汽车公司考虑的范围内。汽车公司只做利益考虑。
   这就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到底是汽车公司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存在?还是人只是为了满足汽车公司的需要而存在?究竟人类是物质的主人抑或是物质的奴隶?正如你每天开着车去上班,究竟哪个是目的?你是为了去上班而开车呢,还是为了开车而上班?依赖产品目录而不是色情图片来寻求刺激到底是人类的进步还是退步,到底是人类的进化还是退化?
   庄生为什么要大战蝴蝶?
   聪明人和泰勒之间的战争在所难免,这使得这部电影充满了内在张力,问题是:庄生为什么要大战蝴蝶?
   泰勒除了推销人脂肥皂,还做午夜电影放映员和侍应生的工作。这些工作同聪明人本身的白领工作形成了鲜明对比。正如泰勒对议员所说:“你要追查的都是你要依靠的人,他们替你煮饭、替你倒垃圾、替你接(电话)线、替你开救护车、在你睡觉的时候替你看门,千万不要惹我们。”从这句话来看,以泰勒为代表的《搏击俱乐部》人员主要来自于社会的下层,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这部分人代表着社会的阴暗面,代表着社会里被压迫、被剥夺,充满了暴力反抗精神的那部分人;如果从人性的角度来看,泰勒所代表的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被文明、或者说是被人类的社会性所掩盖住了的那部分人的动物性(兽性),正如泰勒所说:“你要追查的都是你所要依靠的人,千万不要惹我们”。
   在这个寓言故事里,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段话:人类的兽性是人类进取的根源,是人类社会化的基础,更是人类战胜自然、战胜敌人、战胜困难的那股阳刚之气,虽然这种气质暴烈而难于控制,但却的确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少了这些气质,人类就会在前进的道路中停滞不前。人类一直在社会性与自然性之间来回游走并试图找到一个平衡点,但是这个点似乎很难被确定,因此“人”在社会性与自然性之间的定义就很难被确定,正如泰勒所说:“你不等同于你的工作、你也不等同于你在银行里的存款、你不等同于你开的车、你不等同于你皮夹里的钱、你也不等同于你穿的衣服,你只是芸芸众生之一。”这些物质都是人类社会性的产物,这些东西遍布人类的生活,但是这些东西是生命本身吗?人类的文明性和社会性一直在对人类的动物性(兽性)进行批判和反思,但是归根到底,这种批判和反思必须局限在可以给人类的动物性(兽性)留下适当生存空间的范围内,如果这条界线被突破,则必然带来人类的动物性(兽性)的强烈反扑。庄生也就难免要揪住蝴蝶的翅膀大打出手了。
   庄生大战蝴蝶。
   泰勒在做侍应生的时候,会往客人的牛排里撒尿,而在做午夜电影放映员的时候,则会在灰姑娘之类的经典童话电影里放一些色情图片,这些图片出现的时间是如此之短,以致于观众往往难于发觉或者疑惑自己是否出现了幻觉。在电影的最后几秒钟里,荧幕上出现了一张巨大的男人性器的图片。用泰勒的话说:“好大的屌啊”。
   性欲作为人类最基本欲望的一种时刻存在,是人类得以维系的根本所在,但却被深深地隐藏了起来。
   那些最基本的原始欲望,被压抑的越深,反抗也就越强烈。正如在泰勒手下的影片里出现的那样,代表着暴力和积极的男性性器官,出现在了代表着理想世界的灰姑娘中,但是这种极其短暂的表达方式又从另外一个角度暗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类动物性的显现和破坏性最终还是要屈服于人类的社会性。具体到搏击俱乐部本身,这种人的社会性与自然性的冲突不但体现在泰勒和聪明人身上,也体现在搏击俱乐部和社会规则之间的冲突中;这种冲突不但决定了在泰勒和聪明人之间的斗争最终以聪明人的胜利而告终,更决定了搏击俱乐部所造成的破坏注定是暂时的。在泰勒后来布置的各种作业中,破坏现代文明的产物成为了活动的最主要目标,甚至在最后,泰勒打算炸毁代表着现代文明的大型金融机构——十几幢信用卡大厦以达到解放所有人,让所有人都重新站在相同起跑线的目的。当所有外在的、物质的东西都不存在了,你就又成了你自己。
   庄生的胜利。
   最终,代表着激情、兽性的泰勒死在了代表着理智和社会性的聪明人手里,虽然在我看的版本中大爆炸最终还是发生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人们很快又会在保废墟上建立起新的信用卡大厦。
   人类对于自身的认识总会不断前进,人类对于物质的追求永远不会停止,在人类被物质劈头盖脸的包裹在一起之后,在我们仰望头顶星空的时候,不知道你是否想过:我到底是谁呢?

 


马粥街残酷史
   马粥街残酷史是一部关于青春、成长的电影,如果要给这部电影配上一首歌的话,我想最适合的莫过于张艾嘉演唱的《爱的代价》,如果把“爱”字改为“成长”,那就再贴切不过了。
   一部好的电影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故事本身能够触碰到人们心中某一个角落,或者是某一段回忆。如果电影能够把作为一代人或者是所有人的共同回忆挖掘出来,那么就可以算得上是一部成功的电影。
   而这部电影描写的不仅仅是一个人、或者说是一代人的生活经历。它精准的抓到了每个人在青春期中所具有的那种朦胧、憧憬、压抑和迷茫。
   在这部充斥着男性气息的电影里,女主角银珠的出现,就像灰暗天际的一抹彩霞,相信在每个人年少懵懂的时候,心目中都会有过一个人,那个人或者纯洁,或者顽皮,但都是美到无暇。
   铉洙远远的看着、静静的等待,他站在教室的窗外,深情的看着银珠,他的心都在银珠身上,银珠笑,他也笑。那种只要看着你就会很幸福的感觉,应该只存在于对爱情充满期待和憧憬的毛头小伙子脸上吧。
   如果为铉洙的爱情史配一段音乐的话,我觉得应该用陈升的《把我的悲伤留给自己》,尤其是这首歌的前两句:能不能让我,牵你的手呢?从来没有这样要求,怕你难过,转身就走,那就这样吧,我会了解。
   在影片快要结束的时候,铉洙向父亲道歉,父亲并没有象之前铉洙所说的“更喜欢用拳头说话”,而只是淡淡的说“算了,你也可以考普通高教学校的”,然后又问“李小龙上过大学吗”?铉洙的画外音说“那天,他没有打我,那条上下学的路,忽然变的短了很多”。
   铉洙的父亲放弃了用拳头说话,也就等于承认了铉洙作为一个男人的独立地位。到了这里,铉洙终于通过自己的反抗完成了从男孩到男人的转变。

 


 将爱情进行到底
   老实说我不是很喜欢上面那张海报,电影本身倒还凑合。从故事层面来说,将爱作为十几年前那部同名青春偶像剧的电影版续集,并不见得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三个相互独立的结局,似乎是一部中国版的《蝴蝶效应》,每个坐在电影院里的人都会在自己的内心里想:如果当初我?那么现在?然后带着一声叹息、一缕惆怅离开影院。
   作为一个当初并没有完整的看过那部同名电视剧的人,电视剧的情节并没有在我的心里留下什么太深刻的印象,只记得梳着中分头型的杨峥和留着马尾辫的文慧。在看电影的时候,我只知道故事的背景是一对大学时热恋的男女,可是在面对着那两张似曾相识又有些陌生的脸,我才一下意识到原来许多年来李亚鹏和徐静蕾都已经变化了不少,不再是电视剧里的那两个年轻人。当年或许连李亚鹏自己也不会相信自己会和王菲组成家庭。看着电影,我们好像能看到自己,好像蓦然发现自己在镜子中的脸已经和十年前有了那么大的差异。
   虽然将爱的故事并不怎么样,可是它能勾起我们许多的回忆,让我们想起了埋在记忆深处的那么多人,那么多事,借用《恭贺2012》里的那句话,观众们看的是电影,想到的却是自己,这就足够了。

 

 


东邪西毒
   如果要提到武侠电影,那就不能不说到东邪西毒,作为一部以金庸人物构建起来的电影,东邪西毒实际上是一部古龙风格的武侠故事。
   金庸和古龙作为中国武侠小说史上难以超越的巅峰人物,分别塑造了一大批让人过目难忘的形象。
   金庸笔下的人物有血有肉,故事跌宕起伏,放眼望去,仿佛一幅中国古代文人的水墨山水画,从树梢起眼,先是小河,背靠长江,远处数峰青山隐约可见。
   而古龙的人物则完全不同,仿佛是西方印象画派的杰作,画面简单古拙,色彩浓烈艳丽,内容在这幅画上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元素,重要的是色彩,是情绪的传递。人们对于金庸笔下的人物津津乐道,却很少有人能想起古龙人物的来龙去脉,记得的,只是那些或者孤独、或者痛苦。
   在东邪西毒中,无论是人物的表情、语言,还是镜头光影的运用,没有一丝一毫不烙着古龙的标签。在这部电影中,故事已经不在重要,重要的那种人们内心挣扎。
   在这部电影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欧阳锋望着远处的沙漠说:“我突然想起,我已经很久没有回过白驼山了。”

 

 给爸爸的信
   家人常常笑我说我是块当老师的材料,因为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有没有知新我不确定,温故是一定喜欢的了。每次电视上放出一些老电影,我还是会津津有味地看下去,虽然下面的剧情和台词我都已经烂熟了,可还是喜欢看。
   而看的最多的,莫过于这部被各个电视台放烂了的《给爸爸的信》。
  个人以为,在李连杰的动作电影中,最好的当属这一部以及《新少林五祖》、《中南海保镖》、《精武门》。
   《给爸爸的信》故事简单,但刻画到位,人物形象都很丰满,无论是英勇忠诚的警察、贤惠孱弱的妻子,还是少年老成、机警勇敢的儿子,以及柯受良饰演的黑帮分子小黑,都刻画的相当成功。就连巩固与同学的友情也刻画的温馨感人。我向来不觉得李连杰的演技有多好,但是巩伟这个隐忍含蓄的角色的确和李连杰的气质很搭。
   从动作场面来说,李连杰和作为大反派出场的于荣光的几场打斗戏让人印象深刻,李连杰动作简短而刚劲有力,而于荣华在最后一场打斗戏中的大衣搭配白手套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连杰在后来饰演的黄飞鸿以佛山无影脚著称,实际上,除了一个名称外,无影脚实在没什么特别,倒是于荣光在本片中饰演的甫光那一双在大衣掩护下忽隐忽现的手,仿佛来无影去无踪的鬼魅,阴气森森。

肖申克的救赎
   这部电影中最让人难忘的莫过于挂在安迪脸上那若有若无的微笑,微笑里包含着从容、淡定。可以说,这微笑是安迪为了把自己的精神世界和外部恶劣环境隔绝开而设下的一道防波堤。
   这种微笑代表了安迪在那种恶劣环境中为自己找到了人生的内部和外部的平衡点。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这是安迪内心的潜在逻辑。安迪之所以能够以比较平静的心态面对牢狱之灾,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在他的内心深处,觉得自己对于妻子的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想过要杀她,她死了,所以我有错。正是这种内心的愧疚成为了安迪需要救赎的原罪。
   瑞德曾经说:“你们知道什么是体制吗?体制就是这么一种东西,开始的时候你讨厌它,慢慢地你适应了它,到了后来,你就离不开它。”
   安迪在监狱中是生活可以说就是按照这个步骤在进行,如果不出意外,几十年后的安迪很有可能会下一个布鲁斯,好在安迪的心里始终有一团火,不管风有多大,雨有多急,安迪心中的那团火焰即便曾经逐渐微弱,却始终不曾熄灭。在狂风暴雨里,安迪用自己的微笑和信念为自己保留了一粒火种。这粒火种不但在最寒冷的时候温暖了安迪,更照亮了安迪前进的道路。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值得反复观看的电影,有时候我想,或许对于这个世界来说,我们都是大海中的一片浮萍,我们根本无法预知未来,但是,我们可以决定是不是要顽强地向着阳光生长。

 

 

侏罗纪公园
   侏罗纪公园无论归入到哪一种类型片,都无愧于经典两字。你可以把这部电影基于对未来技术感到担忧的科幻片;也可以完全把它当做一部丛林冒险片;在你听到手机铃声从恐龙粪便中响起的时候,把它当做一部恐怖片也未尝不可。
   在美国人早就依靠技术返回那个失落的世界20年后,我们还热衷于以天打雷劈,五雷轰顶的方式玩穿越。这部美国人在1993年拍摄的电影即便在今天看来,特效技术仍然不是国内那些所谓的大片能企及的,这也不得不让我们佩服美国电影工业强大的基础实力。
   现在的科学家已经发现,有细菌可以在含有剧毒的水体中生活,这种细菌甚至依靠砷,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砒霜而不是磷来生长;还有科学家发现在海底火山口附近800多摄氏度的沸水中发现虾、蚌以及螃蟹等生物,这不禁让我想起侏罗纪公园里那个混沌学家说的话:“生命自有办法!”


阿凡达
   其实阿凡达实在算不上一部好电影,因为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有其本身独特的魅力。电影既不同于小说,也不同于摄影或者绘画,因此,如果在电影结束的时候,观众们只能记得漂亮的画面和帅哥美女,那么不管这部电影投入了多少钱,都是失败的。
   阿凡达从本质上讲的仍然是一个印第安人反抗殖民侵略的故事。不管杰克.萨利穿上什么颜色的马甲都改变不了阿凡达是个弱智儿童的事实。在整个故事中,最让我羡慕的不是飞上天去做什么鸟人,也不是穿着兜裆布在老林子里裸奔,而是能随身带着数据接口,省了老是忘记带U盘的烦恼。
   鲁迅说:“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来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地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睛,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
   这是高中政治课本里讨论物质和意识本源时引用的句子。我想,要是鲁迅活到今天,一定会把阿凡达按倒在地,褪下它的衣服,然后得意的高唱:“ONE LITTLE , TWO LITTLE,THREE LITTLE……”


回贴 0 | 阅读 1989
发贴请先登录
声明:如有来函说明本网站提供内容系本人或法人版权所有,本网站在核实后,有权先行撤除,以保护版权拥有者的权益
2004-2024 雅图在线 | 联系方式 | 鄂ICP备11007161号